冰雪画派第二届展览在哈尔滨开幕
卢平
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文化厅、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冰雪画展”本月24日在哈尔滨市黑龙江省会展中心开幕。这次展览是2004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黑龙江艺术之冬系列美术作品展之一,是响应黑龙江省政府打造冰雪文化品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实施举措,是冰雪画派的二次亮相。展出的103幅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的41位画家。作品以饱满火热的激情展现了北国冰雪壮丽的风光,印证了冰雪画派二十年所走过的历程。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相继涌现出了京派、海派、岭南画派和长安画派等流派,可谓画派林立、粲然耀眼、交相辉映,各领风骚。其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和焕然一新的艺术风貌繁荣和推动了中国美术发展的进程。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的画家于志学,始创的冰雪山水画一经问世,就以其崭新的审美取向、独特的绘画风格,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新样式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东三省很快涌现出以描绘冰雪山水画为主体的画家集群。短短的三年内,黑龙江省的林口县、北安县、肇东县和哈尔滨市先后成立了冰雪山水画研究会,会员发展到125 人,先后有1259幅美术作品参加了国内外展览,402幅美术作品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关东大地掀起了一股表现冰雪的热潮。
从美术史来论,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由于受共同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社会氛围、民族风俗等影响,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具有开源导流式的创派领军人,社会上有广泛的大众接受群,就具备了产生艺术流派的条件。冰雪画派的形成,是社会大环境对一个地域文化艺术现象的接受,反映了中国当代美术在变革时期对建立新形式、新观念、新特质地方画派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上个世纪辉煌于中国画坛的诸家画派已陷入 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窘境,“以地域为指向,以相对主流画风为宗旨的画派观念已经土崩瓦解”,人们不仅对“画派的提法是否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写下句号”感到困惑。
“冰雪画派二届展”的展出,充分证明了冰雪画派仍以强大的艺术阵容、饱满火热的激情活跃在华夏大地上,用事实回答了人们的质疑――即使是在当今中国画走向现代的转型期,多元化创作已成为艺术发展的主要格局的新形势下,趋于大同的画派、画风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冰雪画派之所以能够方兴未艾,在于她的美学理念已和北方的冰雪文化融为一体,她反映的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特别是对感性世界领域拓展的需求;对创造和开掘新的 “冷逸之美” 的美学观念的接受;对回归自然、精神与对象相互和谐和统一的人文思想的认同;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愿冰雪画派二届展,能为今日走入低谷的中国地方画派注入新的兴奋剂,唤起人们认真审视画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重新构筑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应有的风景线。
2004年冰雪画派二届展掠影

2002年冰雪画派二届展会标

2003年台湾国父纪念馆官长张瑞滨参观冰雪画派三届展作品展

冰雪画会秘书长向省人大、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领导领导介绍冰雪画派二届展展览情况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商伯成在冰雪画派二届展研讨会上讲话

于志学在研讨会上发言

尚辉在冰雪画派二届展研讨会发言

黑龙江省画院赵毅院长在研讨会发言

于志学和尚辉、汪为胜在冰雪画派二届展展厅交流

于志学为冰雪画派成员点评作品自左至右周尊城、赵春秋、吴国言、于志学、管强

于志学为画派成员点评作品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