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资讯 协会动态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出版著作 活动剪影 大事记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冰雪画网 >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画艺术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画艺术
作者:卢平   文章来源:中国冰雪画派   加入时间2016/5/3 10:56:29

2000年于志学在冰岛北极圈朗格冰川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
——评于志学的绘画艺术
(卢平)


      在群星璀璨的当今中国画坛,于志学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晨星,他不仅首创了冰雪山水画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时刻牢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并将自己的绘画艺术融进华夏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谱写了一曲曲歌唱塞北大地、赞美北部人民的颂歌。
      艺术来源于生活。塞北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带给天性聪颖、勤奋好学的于志学,是一种超越其本身的价值。在于志学走上专业美术道路之后,他首先想到就是实现自己童年的理想,赞颂冰雪大柳树妈妈。他用传统的雪景画方法去一遍遍描绘家乡无垠的雪野,但始终捕捉不到他心目中的北国世界。他逐渐领悟了由于传统没有直接画雪更没有画冰的技法,不创造一种新技法是无法表现北国千里冰封的浩瀚和雄浑,.要实现为北国风光立传的志向,必须冲破传统的藩篱,“找到一把钥匙,打开北国风光的大门”。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于志学终于从难以想象的挫折和失败的荆棘中顽强地闯了出来。在发明了矾水水痕线之后,他大胆地改变了中国画的调剂,创造出一整套表现北国冰雪风光的新技法,“雪皴法”“滴白法”“重叠法”“泼白法”“排笔皴”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从而创造了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被人称为“于家样”的冰雪山水画,而成为一代开源导流的冰雪画大师。

2001年于志学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自己作品前

      冰雪山水画的创立结束了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主要以黑为单一样式的绘画历史,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填补了传统雪景画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改变了历史上塞外冰雪风光不入画的局面。于志学以他的创造性思维赋予冰雪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创造一种被世界接受的全人类艺术语言。
       冰雪山水画的诞生,是于志学用眼睛去观察冰雪;用生命去体验冰雪;用心灵去感应冰雪;用心血去讴歌冰雪的结晶。在作品《雪乡》中,于志学选取了他童年生活的故乡——东北一个偏僻的农家小院。这个典型的塞外小屋,是于志学梦想开始的地方。他力求通过抒情的语言,细微描绘小屋雪后的宁静与清新,以引发读者对塞外雪乡产生亲切的共鸣与向往。他用泼白法将前景处理成雪嶂重叠之势与农舍屋顶厚厚覆盖的白雪相呼应,烘托出大雪为人们带来的恬淡、自然与祥和。远处青灰色平缓而下的土坡和小院的黑色栅栏与白雪形成鲜明的对比,门前枝丫上悬挂的红灯笼和门上的对联增添了雪乡新春的喜庆和温馨之情,使作品富有静中有动的别致韵味。
       于志学创造的冰雪山水画,不仅为中国画增添了新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他还赋予冰雪一种文化意义及美学内涵。在于志学眼中,北国的冰雪不是严酷、恐怖、灾难和死亡的象征,而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冰雪与人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一种亲情与和谐,冰雪美学是一种冷逸、高雅之美,冰雪文化是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

2003年 黄山雪辉图  68x136

       随着于志学创作情感体验的不断升华和人生阅历的持续积累,他在完成为北国风光立传的使命后,越来越关注人类命运这一深刻的主题。在20世纪末期,于志学即以饱满膨胀的激情,浓厚的时代气息,创作了一幅幅鄂温克人民生活的画卷。鄂温克民族是一支世代在大兴安岭地区游牧的民族。20世纪70年代于志学创造了冰雪山水画的艺术语言,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大兴安岭北坡、敖鲁古雅体验生活,和鄂温克人同吃同住,爬冰卧雪。鄂温克人的狩猎生活、特有的驯鹿交通工具及猎犬和居所“撮罗子”,给于志学的绘画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在他的人物绘画作品中,他通过“用笔神化,用墨灵透”的中国画功夫,展示了鄂温克人的民族风貌。

太阳颂2002年 124x124

       在开发大西北的进军号角鼓舞下,于志学体内原已涌动多年的表现北方先民原始的野性、与自然共生的创作欲望又一次被激活、升腾起来。他将曾聚焦在北方始祖的视线移到了一千多年前活跃在祖国西部二万多公里土地上、黄河哺育下的芸芸众生。他拟通过恢宏、阔大、气势磅礴的巨幅画面,用总结回顾历史的严肃思考和敏锐目光描绘西夏儿女吸收中原文化、开疆固土、创造文字,奠定西北文化的聪明才智、勇猛彪悍、锐不可当的雄壮气势和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深邃的历史内涵和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寻找伊甸园》就是这样一幅佳作。作品表现了一个场面,一群精骑善战的党项人,手执大刀长矛,跋涉于茫茫草原,不畏千辛万苦,寻找自己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画面构图饱满,线的语言力度及绘画的书写分量凝重,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墨韵。一个个有血有肉、生动饱满的个体人物造型,是中华民族先驱的力量美、气势壮的再现。那深沉厚重的笔触,黑褐色泼墨大写意的纵情挥洒,墨气喷出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点、线、面构成的向外浸润的冲击性张力,烘托出天、地、人融为一体的苍茫与博大,更有一种回荡在其间的无声的不屈与悲壮。于志学的西部绘画,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苦难深渊中挣扎、奋进、无畏的崇高和神圣,也是于志学对民族、对人类本质透彻领悟的最好诠释。

2003 雪梦 68x45

2003 琼川银峰锁黄山 186x90

      在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浩瀚的北疆以博大的胸襟熔铸了于志学这位北方骄子的魂魄与风骨。无论是他的冰雪山水画还是他的人物画,都以一种雄健、浑厚、华滋的画风和炽热的情怀向祖国和人民展示了他对北疆沃土的挚爱和人文精神的观照。20世纪80年代以来,于志学以他逐渐完善的艺术特征,将在21世纪的中国美术史留下重重的一笔。当一个艺术家将他的生命转化为一种崭新而独特的个性化艺术语言时,他的艺术生命将得以永恒。
   
        摘自《中国美术家》2001年12月7日


本文作者卢平简介

     卢平,1957年生于哈尔滨,祖籍辽宁省盖县。1975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82年毕业,获医学学士,为黑龙江省医院主任医师。       2002年后转行,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文学硕士。现为冰雪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于志学美术馆研究员,曾著有《中国名画家全集于志学》 《于志学艺术思想研究》 《于志学艺术世界刍议》,主编了《东方艺术于志学专刊》 《文化时空于志学专刊》 《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卷》 《冰雪画教学》、《冰雪画教学Ⅱ》《荒原劲草》 《冰雪缘》 《冰雪恋歌》 《冰雪画派》 《冰雪山水画论2》 《名家笔下的冰雪山水》 《美术人生 于志学》 及多种画集,并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协会动态
王金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流变
陈国义:我画冰雪山水画的几点体会
刘仁礼:​浅议黄土高
李卫东:我的新矾墨汉画艺术
刘春华:论雪皴法在冰雪画创作的运
罗丽亚:浅谈中国画的色彩美和冰雪
刘丽焕:浅议对冰雪画矾墨艺术语言
张军:以冰雪画矾墨语言构架抽象绘
学术研究
心有所想,象有所应——于志学访谈
雪染黄山亦有情 于志学画黄山访谈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
大自然之子——于志学
希什金与于志学 大自然森林的歌手
于志学: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
从于志学的座右铭看他的艺术成就
文光熠熠汇星河——读于志学《雪园
出版著作
于志学发表在媒体封面的肖像和作品
于志学历年出版物
赏月图
圣殿祈祷
极地冰屋
圣灵之光
炊烟初熄
 
友情链接   更多···
Support:www.tmeishi.com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冰雪画派 本站网址:www.zgbxhw.com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冰雪画派》编辑部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于志学艺术园

备案号: 皖ICP备1402234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