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资讯 协会动态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出版著作 活动剪影 大事记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冰雪画网 > 于志学与冰雪山水画
于志学与冰雪山水画
作者:卢平   文章来源:中国冰雪画派   加入时间2015/12/25 10:08:37

1986年于志学在日本举办个展

于志学与冰雪山水画
卢平


        五四运动以来,巨大变革的历史浪潮不断冲击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历史也在不断筛选和造就一批杰出优秀的艺术家。在世界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汲取西方绘画的养料,使得陷于窘境的中国画获得新的生机,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传统的美术观念向着现代美术观念不断地更新、转换。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就是在这个大时代浪潮中闯出黑土地,走向世界,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开源导流、建功立业的开拓者,他以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光辉业绩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
人有志  天地宽
       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祖籍吉林省扶余县。1935年1月,他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在这块贫瘠的盐碱地上,夏天是盐碱析出的白花花一片,冬天是冰雪覆盖的白茫茫一片。白色,从他童年起,就融入了他的生活,陪伴着他成长,使他对“白”有着比别人更亲切、更直接、更敏感、更特殊的感受。这种大脑中白的色彩长期积淀,构成了他后来从事艺术创作时对“雪”的强烈表现欲和研究冰雪山水画的最原始动力。在六七岁时,他受到乡间艺人的熏陶,接受最早期的启蒙教育,为他后来走上艺术道路,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1988年于志学出席新加坡第十五届国际文化交流大会与各国代表

        在中学的美术小组里,他一方面聆听着美术教师的指导,反复临摹《芥子园画谱》,掌握传统的笔墨技巧;另一方面,在俄国教师索科洛夫先生的起居室内,大量的西方油画所展现的神奇世界,令他耳目一新。面对着辽阔、肃穆和多姿的西伯利亚风光,从《森林中的两只熊》到《村道》和《密林深处》,画面中俄罗斯深秋和初冬季节的那种安详、宁静和忧郁,深深地吸引和震撼了他,使他往往情不自禁地与家乡的莽莽雪原和塞北小屋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了用这种风格来表现家乡的最原始愿望。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绘画的构成方法。
      于志学1956年就读于哈尔滨春华美术学校。1959年毕业后任哈尔滨东方学校美术教师,1960年相继任黑龙江画报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在于志学走进从事美术工作的青年时代,童年的梦幻一直召唤着他去表现自己心中的冰雪世界。他一头钻进图书馆,翻遍了当时所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和技法的书籍,这才发现中国历代画家所画的雪景画都是表现的江南小雪,都是那种缥缥缈缈、朦朦胧胧,清新、淡雅的格调,而不是他所要抒发的那种既有博大雄浑、厚重的恢宏之势又有洁白、玲珑剔透、细腻的北国之风韵,一种寻找前人没有的新的绘画语言来为北方立传的信念便坚定不移地树立起来。

1988年于志学在新加坡南洋大学讲学

       在于志学身上,除了具备每个成功者都必须有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外,还有一个最难能可贵的良好思维品质,即看待问题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批判性和独立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尤其在创造性上,他的思想往往是常人所不及的。他无论做什么事,绝不单单满足于把事情做好,而总要独出心裁,标新立异,总想解决别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他能够创造出冰雪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经过二十多年千辛万苦的努力和探索,于志学终于成功了。由于他对中国画调剂的发现和改变以及对矾水水痕线的发明,使他创造了雪景画的一系列技法,产生了中国画在“黑”的体系基础上一个“白”的质的突破和飞跃。他创作的新的绘画语言受到国际国内很多美术理论家的一致称赞。
画有魂  日月新
       于志学自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法。经历二十余年,在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创造出“冰雪山水画”。1979年作品《塞外曲》获文化部颁发的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三等奖,藏于中国美术馆。同年他应新加坡“海鸥画廊”邀请在新加坡举办个展。1980年调入黑龙江省画院。1983年被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列入《世界名人录》。1984年赴日本举行“于志学画展”。1985年哈尔滨成立“中国冰雪山水画研究会”并同时举办“黑龙江省首届冰雪山水画展”,多次举办冰雪山水画学习班;现有三个分会,百余名会员。1986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大学《世界成功者先驱》名人录并获得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质“终生荣誉”勋章;同年作品《冬景》获日本《现代水墨画美术展“87”优秀作品奖》。 1988年荣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冠有“艺术精英”字样的“金钥匙”奖牌;同年7月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会,并宣读论文《寒带艺术的拓展》,同时举办“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展”。1989年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举办“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展”。1990年《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1991年为长影设计美术片《雪鹿》。1992年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20世纪杰出人物成就奖牌,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证书。1992年10月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于志学冰雪画展”;同年11月应新加坡博物馆邀请在新加坡举办个展;同年12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亚洲文艺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宣读论文《艺术教育断想》;同年,作品《雪夜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质奖章。1993年为邮电部设计冰雪邮资明信片,面向国际发行;同年获黑龙江省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授予的“终生成就奖”;同年12月赴美国举办《于志学、张景儒冰雪山水画展》,并获美国远东基金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1994年香港市政局主办《于志学水墨画展》;同年2月于马来西亚举办《于志学冰雪画巡回展》;同年3月于志学出席台湾省立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水墨画学术研讨会”;同年9月出席英国东安格丽亚大学举办的《中国画本质》的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中国、日本多次出版《于志学画集》,中外一些美术理论家还撰写了《冰雪山水画论》和《中国画黑白体系论》,对于志学的创新和贡献给予积极评价。其代表作品有《塞外曲》《杳古清魂》《春曲》《冰雪魂》《雪漫兴安》等。

1988年参加第十五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描绘以雪为题材的雪景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悠久的历史。一千多年以前,唐代大画家王维就以《雪溪图》和《江山雪霁图》等以雪为题材的山水画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然而,古人画雪都是采用“留白”的方法,即雪不是直接画出来的,而是靠周围景物用水墨间接渲染而形成的,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历代中国画家描绘雪景的主要技法。五代时期,在传统“留白”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发展了“弹雪法”。这两种方法构成了中国雪景画中雪的动、静状态的全部技法。在这之后,虽然经过了宋、辽、金、元和明、清时代,雪景画从表现的内容和手法都有相应的提高,也更加追求意境和气氛,但一千多年来对雪景的表现手段和技法“几乎是凝固不变”,尤其是当“我们把审美的重点始终聚集在雪这一主体及其白的实体感受上时,就会觉出传统雪景画的明显缺憾”。

1988年参加第十五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赵忠祥主持

        冰雪山水画的产生,是中国画在传统基础上的一个横向突破,它结束了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主要以黑为单一样式的绘画历史,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改变了传统中国雪景画由于受历史、经济环境和自然状貌等因素的影响,表现的都是暖风常吹的江南雪景而北国风光不入画的局面,使得传统雪景画和冰雪山水画这一南一北、一虚一实、从直接到间接、从主动到被动得以相互补充,珠联璧合,使雪景画想要表达的意境通过冰雪山水画的艺术语言更淋漓尽致地得到充分、完美的表达。
       冰雪山水画的产生,弥补了传统雪景画不能直接用笔墨来表现雪的缺憾,改变了历来雪景画把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为突出画面中的山水、人物和花鸟服务的样式,使冰、雪这种客观物象更具有主动性、形象性,使冰雪这一主题有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创造了为世界所能接受的全人类艺术语言。

      于志学在黑河俄罗斯一条街向俄罗斯嘉宾介绍北方艺术  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宋宏伟左3、俄罗斯阿穆尔州州长助理左4、阿穆尔州州长科里米亚克右3、文化部部长助理高树勋右2、黑河市长张恩亮右

       冰雪山水画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于志学创作的冰雪山水画面前,人们不再感到北方是恐怖、灾难和谈虎色变的地方,而是一个祥和、寂静、令人愉悦的清新雪国。这在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的冰雪文化热上也有所体现。继冰雪山水画之后,音乐、摄影、美术其他领域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咏颂冰雪的热潮,歌颂北国的诗、词、歌曲和摄影美术作品层出不穷,使冰雪艺术的魅力更加灿烂多彩。
墨有韵 白有光
       冰雪山水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即东西方文化冲击、碰撞的交汇点上。面对着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于志学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众说纷纭和百家争鸣中,把握自己的艺术轨迹。他既不附和一些人盲目崇拜传统,一切以尊古为至上;又不追随某些人一味追求西方,搞新潮时尚,而是在纵的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开拓自己的视野,向横的方向突破和创新 ,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追溯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的探索,最早接受的是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画家希什金、列维坦和沙弗拉索夫的影响。他们对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的描绘带给人们的感受,使他既崇拜又得到深刻的启示,使他在进入创作初级阶段时就能够得以摆脱传统雪景画对他的束缚,而无拘无束地完全根据自己对冰雪物象的自然感受在他所运用的传统绘画工具的笔和宣纸上驰骋。他用客观、理智、创作学问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科学工作者应用的实验方法,对冰雪山水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系统研究和探索。

1989年 寂静的雪野 66.5x134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于志学创作的早期阶段。这时他主要完成对冰雪山水画的创建、准备工作。从他所创造的表现雪原的“泼白法”、表现冰雪的“雪皴法”、表现冰柱的“滴白法”等技法来看,他是应用传统的一笔一个物象的基本技法,用矾水或加淡墨一笔一个雪团、一笔一个冰块画出来的,“每一笔都造成一个晶莹透明的形象,这对传统画家来说,合乎中国画绘画用笔的最高要求”。从构图章法上看来,他没有采用传统水墨画三开三合的构图方法,而是根据自己所表现的对象采用高低、长短、平中见奇的方法;从造型特点来看,他更注重偏于中侧密林的稳重扎实,冰块、雪丘层次分明,小溪充满流动感和节奏韵律。他没有将传统的越是前景越黑、越向后推越白的方法照搬,而是采用西画强调外光和逆光的作用,把松林处理成越是前景越白来突出冰雪质感,由亮逐渐变黑,层林尽染,逐渐推向纵深,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自然感;从笔墨技巧来看,他用笔灵透,运墨神化,用线流畅;在传统山水画大都采用散点透视这一点上,他也反其道行之,大胆地把西方焦点透视方法应用到他所描绘的一山一水、一林一木之中。他的冰雪山水画具有黑白两域之美的独特风格,他的继承不是简单地仅在形式上的“出新”,而是在对传统艺术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和丰富自己的艺术语汇,产生自己的艺术符号,重构当代中国水墨的新语言。

1989年 牧归图

       意大利著名文艺评论家普莱莫罗斯•吉利斯称赞冰雪山水画是“淡灰色和蓝白色的交响曲,表达了大自然的创造力,揭示了艺术家诗人般的清新感”。在当今这个既多彩又浮躁的时代,于志学是一位少有的“执迷不悟”痴恋于大自然母亲的艺术家。在他所撰的《我和冰雪山水画》的自述中,我们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能对北方大自然如此偏爱,使他对养育自己的东北这块土地引吭高歌的主题始终贯穿于他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的作品《雪漫兴安》画出的长白山的冷逸、神奇、博大、温柔;《寂静的雪野》画出的北方平原的壮阔、质朴、圣洁和肃穆;《冰树小鸟》画出的雪后初晴,几只麻雀在树挂交错的枝头跳跃,冰雪正在融化成滴滴水珠,给人们带来百鸟争鸣的春天气息……在这些作品中,人们充分陶醉于北方大自然的美妙和愉悦中。于志学深深有感于大工业文明和商品社会带给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精神生活的污染,他崇尚高扬一种纯自然的美学观点。他的作品主旋律是白色的,这是由北方特有的自然状貌所决定的,但由于他将自己火一样的激情融入他倾心创作的世界中,使得他笔下的白色世界全然没有那种它本身所特有的物理属性带给人们的冰凉、寒冷的感觉,而是与充满勃勃生机的绿色南国世界一样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于志学的创作思想愈加成熟,创作风格也由早期精心模拟自然的细腻笔触逐渐过渡到笔简意繁,他走出原来写实主义的圈子,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融合抽象主义的表现手段又同时兼顾现代人们所能理解接受的审美模式,有着很强的装饰性,雅俗共赏。在表现内容上,他由表现微观世界开始逐渐向远推出,直到史前期,人类还没有出现的冰川时代,表现了他追求祥和、宁静、远离尘嚣的自然回归思想。
       于志学把他创作的冰雪山水画的美学核心思想归结为“墨有韵、白有光”。冰雪山水画的样式与传统绘画截然不同,它是以白为主、以黑为辅的白主黑辅的表现形式。它之所以有着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所具有的“白光”上,它的产生是于志学在发现了淡水水痕线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大量试验,改变了中国画的调剂,获得的矾水水痕线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条水痕线不仅能充分发挥宣纸的性能,保持住淡墨的笔迹,经得起反复描绘而不消失,更巧妙的还在于它能使墨线外围形成一道为墨所不入的白线。这道白线是冰雪山水画的生命线,它所产生的白光是具象与抽象、思维与感受、实体与空间结合的产物,即在冰雪山水画中,这个白光是面的关系,同时又是被物体所压缩的线的关系,既有着代表物体特征实体的轮廓线,又有着衬托墨的造型的空白空间感,它不仅惟妙惟肖地描绘了画面中物体的逆光效应,也使那些树挂、雪团、冰凌更具有传统雪景画所望尘莫及的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同时又把传统的“空”“虚”“白”三位一体变成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物质存在现象,它所蕴藏的意义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水墨画中的墨韵有着同样的含义。由于有了这道“光”,才有了冰雪山水画的精髓,才有了中国画白的体系。这道“白光”的发现,是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作的关键一环,是白的体系得以矗立的重要基点,也是于志学把崇尚自然精神移植到他的美学观念中的良好典范。“白有光”将与“气韵”“神似”等美学概念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1989年-镜月

       于志学现为黑龙江省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国画会会长,冰雪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美国国际传记研究会副理事。
       在于志学即将步入老年时,他已经走到他艺术的完善阶段。他憧憬严肃而高尚的艺术,不容世俗感情的介入,他追求一个尘世无法实现的理想境界、超凡的精神寄托、可望而不可即的“彼岸”意识。诚然,他的作品并非尽善尽美,他还要付出相当的气力才能达到他的理想世界。但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很难有一个艺术家的成就能和一种文化联结在一起。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和北方冰雪文化紧密地结为一体。它的品位是文化的品位,是北方文化的特征之一。正如著名美学家、哲学家刘再复先生在《冰雪山水画论》一书中序言结尾所说的那样“于志学的名字也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符号”。(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第2期

1991年 雪魄冰魂  68x68

1991年-雪月送粮图

本文作者卢平简介

      卢平,1957年生于哈尔滨,祖籍辽宁省盖县。1975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82年毕业,获医学学士,为黑龙江省医院主任医师。       2002年后转行,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文学硕士。现为冰雪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于志学美术馆研究员,曾著有《中国名画家全集于志学》 《于志学艺术思想研究》 《于志学艺术世界刍议》,主编了《东方艺术于志学专刊》 《文化时空于志学专刊》 《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卷》 《冰雪画教学》、《冰雪画教学Ⅱ》《荒原劲草》 《冰雪缘》 《冰雪恋歌》 《冰雪画派》 《冰雪山水画论2》 《名家笔下的冰雪山水》 《美术人生 于志学》 及多种画集,并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协会动态
王金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流变
陈国义:我画冰雪山水画的几点体会
刘仁礼:​浅议黄土高
李卫东:我的新矾墨汉画艺术
刘春华:论雪皴法在冰雪画创作的运
罗丽亚:浅谈中国画的色彩美和冰雪
刘丽焕:浅议对冰雪画矾墨艺术语言
张军:以冰雪画矾墨语言构架抽象绘
学术研究
心有所想,象有所应——于志学访谈
雪染黄山亦有情 于志学画黄山访谈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
大自然之子——于志学
希什金与于志学 大自然森林的歌手
于志学: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
从于志学的座右铭看他的艺术成就
文光熠熠汇星河——读于志学《雪园
出版著作
于志学发表在媒体封面的肖像和作品
于志学历年出版物
赏月图
圣殿祈祷
极地冰屋
圣灵之光
炊烟初熄
 
友情链接   更多···
Support:www.tmeishi.com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冰雪画派 本站网址:www.zgbxhw.com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冰雪画派》编辑部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于志学艺术园

备案号: 皖ICP备1402234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