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冰雪画派山西行系列报道之九


1999年于志学在写作
笔墨当随心境
于志学
绘画乃心境之物。一切笔墨、造型、意境均为心境的反映。心境是心情、心绪、心意、心迹、心性之总和,展示画者所想、所思、所求、所探,是其对人生和世界的直接感悟。
翻开中外绘画史,艺术家皆以心来体验世界、感悟人生,其画面上的笔墨、线条、色彩、块面、结构等感性符号皆为心境之对应物和心境信息传递的痕迹反映,代表着画家的精神内涵。毕加索以超理念、超时空、超形态的创造体现其特殊的精神世界,为人类艺术做出意义非凡的贡献;潘天寿以“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的理念,破常格,创其新,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一代巨擘。

1981年魂系雪乡 118x90

1982年密林深处 108x90cm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心境乃万象之源、空渺之象。空渺乃大,至大至虚。虚生意,意生万象,万象孕育生生灵性,个性必蕴其中。故所言个性、风格、流派皆为心境之产物。心有所想,象有所应。笔墨乃随心境需要,幻化、演变成各种不同的笔墨造型,风格迥异,小者酿其为个性,大者必成其流派。无论个性抑或流派,然真情之抒发、个性之张扬无一不是对大千世界的“造化”和自我感悟的“心源”之宣泄。凡高的个性风格是他直抒人生、心绪的激烈爆发。他的画面呈现的是如台风般旋转、扭动、摧枯拉朽的笔触,使读者的心情和他一样产生共鸣、疯狂和骚动不安;石涛的个性画风是他精神世界的强烈展现,他不受前人羁绊,“我自用我法”,产生了笔意纵横、以奔放胜、激情回荡、恣意创造的独特心境的绘画语言。

1984年 雪漫兴安 118x141cm 于志学

1992年 夕阳情80x92

1993年 晚归 34x40
心境为笔墨之极。天地间,万物间,唯有人类的心境为其独造,不可逾越。我既往曾言,“万法之源,自在为本”,意指画者接纳万物之蓄象,藏映于心,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心境高,则画品高,畅然无限,俯仰自得,炉火纯青,浑然天成。
中国画乃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之产物,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中国哲学认为,心为世界的本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下无心外之物”;中国绘画则追求天人合一,空灵、淡远,对其精神之追求高于对其形式之追求,这点有别于西方绘画。绘画要达到一种精神、一个境界,这个境界需要以笔墨来实现,而笔墨又由人之心境所动、所为。因之,无论是何时代、何主义,何画风,何个性,皆源于“笔墨当随心境”。
摘自《中国书画报》2002年1月10日

2004年参加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志学简介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专家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工作室导师、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冰雪画艺术研究会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第六届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作协会员。

1994年 翠鸟留风 68x46cm

1995年 鄂族少年24x27cm

鄂族风情 68X136 cm 2010年
五十年来,于志学以“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的艺术宗旨、以天、地 、人的 “三元绘画”为目标进行不懈的艺术实践。他创造的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原创性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的冰雪美学核心思想,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他创作的人物画、小品画和花鸟画,体现了中国画的书卷气和笔墨气韵,彰显出时代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传统笔墨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典范。
在中国画绘画理论上,他提出“墨有韵、白有光”的中国水墨画审美内涵、“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的美学观点和“中国美术进入新传统主义时代”的学术主张以及二十一世纪人类新型的审美标准“智邃远”和 “冷文化”等学术思想和概念。作品《塞外曲》,1979年荣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1983年最先进入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的《世界名人录》1987年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钥匙奖牌和终生荣誉勋章;1990年作品《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1992年作品《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奖;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1995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精诚奖”。1997年作品《牧鹿女》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颁发的《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铜奖; 2004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黄宾虹奖”。2005年获柬埔寨文化部授予的“吴哥文化奖”。2006年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颁发的黑龙江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09年俄罗斯阿穆尔州政府和阿穆尔州艺术创作协会分别向于志学颁发了“文化贡献奖”和“成就奖”证书与勋章。2010年获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颁发的“艺术成就奖”。2011年被联合国新纪元世界艺术联盟艺术科学院授予院士。

2001年炊烟初熄 68x68

2002年 176x370 黄山雪韻图

2002年黄山晓雪 局部
2014年散文集《荒原劲草》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代表作《雪漫兴安》《密林深处》《黄山雪韵图》《圣灵之光》《雪影》等。现已多次出版了《于志学画集》、于志学文集《雪园漫笔》《大柳树的儿子》《荒原劲草》《大气丛书 于志学》《东方艺术.于志学专刊》《文化时空.于志学专刊》《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卷》《触类旁通.冰雪技法》《于志学画冰雪技法》《冰雪山水画法》《于志学冰雪山水画技法》等专著。(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于志学先生作品集锦

2003年-黄山雪夜图

2004 碎玉乡雪图 68x68

2004年 圣灵之光 120x120cm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2005年 塞外正月

2008年银域清魂 68x68

中国人的脊梁 144x362cm 2010年

1985年玉境 136x68cm 深圳美术馆收藏

1999年春雀图 136x68

2002年五月雪 136x68

2004年北极 136x68cm

拉普兰小木屋 136x68 2008年

圣山 -136x68cm- 2009年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