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资讯 协会动态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出版著作 活动剪影 大事记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冰雪画网 > 于志学——成功光环背后的艰辛
于志学——成功光环背后的艰辛
作者:卢平   文章来源:中国冰雪画派   加入时间2018/4/17 20:45:15

2018中国冰雪画派山西行系列报道之八

于志学的出生地--黑龙江省肇东县昌五镇

于志学的出生地--黑龙江省肇东县昌五镇

于志学——成功光环背后的艰辛
卢平

    于志学,中国画坛的传奇人物。没有受过高等美术教育,却创造了冰雪山水画;属于草根出身,却开创了中国冷文化冰雪美学的先河;没有当过美院教授,却能开宗立派,创建冰雪画派后人辈出;不是建筑师和企业家却建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黄山于志学艺术园。他创造的奇迹,前无古人,难有后者。很多人看到他今日的成功和名满天下,佩服和羡慕,却鲜有人知道他成功背后付出的代价和那些辛酸苦辣,有时甚至可能牺牲掉性命。
锻造一把钥匙,打开北国风光的大门

1972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北坡鄂温克人的撮罗子

1972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北坡鄂温克人的撮罗子

于志学2008年在雪乡写生

于志学2008年在雪乡写生

    1960年于志学被黑龙江画报社录取后,他便立志要“寻找一把钥匙,打开北国风光的大门”。为了这个目标,他已经奋斗了两、三年。由于他没有迈过高等美术教育的门槛,他总是比同事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别人喝茶、抽烟,他在忙于工作;别人聊天,看报,他在突击大学美术课程。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有时就干脆睡在办公室,几天不回家,把办公桌当床,把书本当枕头。在家里他也是天天画到深更半夜,实在困极了等不到看画干后的效果,就把画笔一扔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爬起来一看,画面不理想,需要马上修改,刚改上两笔,上班时间到了,还要赶通勤车,于是顾不上洗脸吃饭就往门外跑。忘了洗脸不说,头发也是多少天顾不上洗,粘成一团一团的。一次单位一位女编辑走进他们屋,一进门就嚷嚷,说这屋里有一种馊怪味。大家找了半天,才发现是从于志学的头发上传出的,被他的同事强按着去理发馆洗了头,结果洗出一大盆黄浊色脏兮兮的水,连他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还不相信这竟是他的洗头水。那时他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一定要用事实证明,没上大学的人并不一定比上大学的差,也可以有理想有远大志向。于志学就这样长年累月勤勤恳恳地工作,还创造了他们五人编辑部一年编辑二十部书的定量,他一人就独立完成了十五部的记录。由于他工作的出色表现,被选为黑龙江省劳模,而且几次整顿出版界的编辑队伍,虽然他学历低都因为他过人的工作被编辑部强行留用没有被调整掉。

1974年于志学在敦煌

1974年于志学在敦煌

1975年的于志学在大兴安岭与林业工人

1975年的于志学在大兴安岭与林业工人

    在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普遍不够吃。于志学只好吃些豆饼,榆树叶充饥。可他那时想尽快找到打开北国风光大门的钥匙,常常饿着肚子还在拼命。他的眼窝凹陷,头发很长,人瘦得不成样子。一天晚上,他画画时又饿昏倒了,醒后感到双眼剧烈疼痛。医生让他马上住院治疗,再三嘱咐不让他看书,说再继续用眼就有失明的危险。可他不看书在医院躺不住,他怕他这两年对雪景画的研究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急于总结教训,好为后人继续研究留下一点有用的经验。于是,他忍痛坚持开始写题为《没有看到成功的探索》的创作笔记,写了五万多字。当时很多朋友和家人劝他,不要再继续这样硬撑了,再这样下去不仅是眼睛的问题就是性命也难保。于志学不动摇,他说我还没有研究出个眉目,即使不成功,留下如何争取成功的思考也是有益的,怎么能半途而废。”

1976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北坡体验生活

1976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北坡体验生活

80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写生

80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写生

     那时于志学主要在前人的“留白法”基础上进行雪景画研究。一次,他按照体验生活的感受,画了一个被大雪覆盖的平缓起伏的半山坡,北风把起伏的山岗上的积雪吹成美丽的曲线,一轮淡淡的西沉落日悬挂在朦胧的天际,一辆牛车慢悠悠地从山岗上爬起来。本来是一幅充满优美田园诗意的雪景画境,但是他用传统的方法画完时,画面既没有漫长起伏的山岗,也没有美丽的曲线,北国诗一般意境在画面没有展现,令人失望。这件事让他意识到,表现前人没有表现过的北国风光的这把钥匙必须自己去锻造,在传统绘画中是找不到的。

80年在大兴安岭写生的于志学

80年在大兴安岭写生的于志学

1982年于志学在原始林防火塔上眺望林海

1982年于志学在原始林防火塔上眺望林海

1987年于志学在雪原展厅打捞物品

1987年于志学在雪原展厅打捞物品

百折不挠,九死一生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成功需要意志坚强、品节刚毅,不管经受多少挫折,也不退缩或屈服。这一点人们都能理解,但是若用九死一生去描述一位艺术家的成功,恐怕会有人心生不解。其实,成功很多时候都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搏斗。
    1963年,于志学为了体验冰上捕鱼,来到内蒙古杜尔柏特旗连环湖深入生活。在辽阔无比的冰面上,四周长满了没人深的苇草。捕鱼队用冰穿在冰面上凿成一排排冰窟窿,往里下网,于志学站在一旁,不顾天冷冻僵的手指,不停地画着速写,忘记了时间。直到纸上的线条模糊不清时,才觉察天色已晚,空荡荡的冰面只剩下他一人。于志学这才想起临行前,捕鱼队队长再三嘱咐他到了冰上,千万记着跟上队伍。这里狼多,天黑后成群结队来吃捕鱼时漏下的碎鱼。他赶紧要往回走,又发现他的两只鞋被下网的冰窟窿里漾出的湖水冻在冰面上。待他好不容易把两只鞋抠出来时,天已经全黑了。

1998于志学在黄山考察雪景

1998于志学在黄山考察雪景

于志学1992年在黑龙江亚伯利考察雪景

于志学1992年在黑龙江亚伯利考察雪景

2000年于志学在北极

2000年于志学在北极

    在于志学急匆匆穿过苇塘时,迎面闪出两只狼,一只蹲下来,另一狼包抄到背后。为了防范,他在原地蹲下来,把画夹子摘下。由于慌张,画夹子的带子被芦苇刮开,画纸飞扬起来,趁着两只狼跑开的空隙,于志学赶快赶路,没走多远,那两只狼又截住了他。他与狼僵持了半个多小时,一直坚持到捕鱼队储队长赶回去救他,才躲过了一劫。
    1971年,于志学又一次到大兴安岭西北坡体验生活。他和鄂温克老猎人拉吉米外出打猎。老人告诉他在很远的古莲,有一种“美人松”漂亮极了,他就央求拉吉米领他去看。他们在汗马附近翻山越岭,穿行林海雪原。拉吉米走得快,为了赶上他,于志学自行抄近道。结果一脚踩空,掉进了山崖下的雪壳。在他的身体下沉时,他画夹子的带子刮在山崖斜坡的树枝上,没有坠落下去。多亏拉吉米发现他不在后,顺着脚印赶来,用站杆和皮犴绳把他救上来 。

2002年于志学在新西兰库克雪山写生

2002年于志学在新西兰库克雪山写生

2004年7月于志学在新疆冰川一号写生

2004年7月于志学在新疆冰川一号写生

2007年于志学在长白山写生

2007年于志学在长白山写生

     经过了漫长的冬季,于志学在大兴安岭迎来了迟到的春天。他想在结束几个多月的工作返程前,去看大兴安岭春天的红毛柳。拉吉米说,看红毛柳最好的地方是贝尔茨河上游,现在河水开化,有危险,不同意前往。于志学非要去。结果拉吉米就派了内弟马克西姆和于志学上路。在贝尔茨河上,十几头驯鹿和于志学都掉进了早春冰寒刺骨的贝尔茨河。幸亏马克西姆沉着镇定地指挥并立即实施救治措施,于志学才侥幸上了岸。
     可是,一般人只看到了成功者的鲜花和掌声,看不到成功者背后的九死一生,他们只会被那些光环迷惑。

2008年于志学在镜泊湖冰瀑布前写生

2008年于志学在镜泊湖冰瀑布前写生

2009年于志学在黑龙江亚布力写生

2009年于志学在黑龙江亚布力写生

    1998年1月,有朋友来电话告知于志学,安徽近日连续降了十年未遇的大雪,黄山的雪景美极了。虽然冰雪山水画已经功成名就,但于志学又有了新的目标,要表现南方雪景,要实现文化返流的理想,从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黄山入手。
    由于雪大路滑,从合肥出来向黄山行车的道路上,一、两个小时的路程,竟有三十多辆翻车事故。司机小心翼翼,谨慎驾驶。晚上十点多,汽车来到铜陵长江大桥前,桥上的广播喇叭正在循环播音让各位司机保持车踞,缓慢行车,注意安全。上了桥后行驶了几分钟,为了避免与前方一辆突然减速的货车相撞,司机紧急打轮转舵打算从货车旁绕过去。结果因路面太滑,方向盘不听使唤,汽车煞不住像醉汉一样连续几个来回地在桥上左右开弓冲撞护栏,玻璃都被震碎,最后冲出了第一道护栏防线后,又冲出几十米打了几个转才停在了第二道护栏前,距护栏只有一米多。车身遍体鳞伤,车门撞坏了,车里人出不来,直到交警来了才把车门橇开,而车身前方不到二米就是奔流不息的长江。

75岁的于志学先生冒着零下近三十度严寒在亚布力写生-卢平摄

75岁的于志学先生冒着零下近三十度严寒在亚布力写生-卢平摄

2008年1月于志学在雪乡写生

2008年1月于志学在雪乡写生

    撞坏的汽车不能继续走,离黄山还有170 公里,同行的人都反对再继续上山,因为全是盘山路,天黑,路滑,险中加险。于志学不同意下山,他说下山就错过了十年不遇的黄山雪景。要奋斗就要有牺牲,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一碰到危险就回头怎么能成功呢”。
在于志学建造黄山艺术园的十多年时间里,更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从于志学的成功中,我们看到他和常人的区别在于他有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与生俱来便有一种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的属性,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成为他跨越艰险和磨难的动力。在战略上他能把种种挫折当作是通往自己成功的一块块垫脚石不断铺路;在战术上他能够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因素,总结提升,一个个突破。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伴随着理想、志向、信念、挫折、磨难、打击、成功然后再萌发新的理想和目标,继而再接受新一轮的挫折、磨难和打击再获取成功。因为他热爱的艺术无止境,所以他的脚步也永无止境。正是这样才铸就了于志学辉煌的人生。

2018年4月13日写于京华静心堂

2009年于志学在尼泊尔写生-卢平摄于老皇宫

2009年于志学在尼泊尔写生-卢平摄于老皇宫

2012年于志学在南极写生

2012年于志学在南极写生

2012年在阿根廷莫诺雷冰川

2012年在阿根廷莫诺雷冰川

2012年在日本立山

2012年在日本立山

于志学在北极

于志学在北极

2015年在瑞士雪山

2015年在瑞士雪山

2015年于志学在吉尔吉斯斯坦阿拉阿查峡谷写生

2015年于志学在吉尔吉斯斯坦阿拉阿查峡谷写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协会动态
王金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流变
陈国义:我画冰雪山水画的几点体会
刘仁礼:​浅议黄土高
李卫东:我的新矾墨汉画艺术
刘春华:论雪皴法在冰雪画创作的运
罗丽亚:浅谈中国画的色彩美和冰雪
刘丽焕:浅议对冰雪画矾墨艺术语言
张军:以冰雪画矾墨语言构架抽象绘
学术研究
心有所想,象有所应——于志学访谈
雪染黄山亦有情 于志学画黄山访谈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
大自然之子——于志学
希什金与于志学 大自然森林的歌手
于志学: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
从于志学的座右铭看他的艺术成就
文光熠熠汇星河——读于志学《雪园
出版著作
于志学发表在媒体封面的肖像和作品
于志学历年出版物
赏月图
圣殿祈祷
极地冰屋
圣灵之光
炊烟初熄
 
友情链接   更多···
Support:www.tmeishi.com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冰雪画派 本站网址:www.zgbxhw.com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冰雪画派》编辑部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于志学艺术园

备案号: 皖ICP备1402234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