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资讯 协会动态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出版著作 活动剪影 大事记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冰雪画网 > 2018冰雪画派南疆行之五:从龟兹乐舞到维族歌舞
2018冰雪画派南疆行之五:从龟兹乐舞到维族歌舞
作者:卢平   文章来源:中国冰雪画派   加入时间2018/11/10 9:20:50

冰雪画派在沙雅创作

冰雪画派在沙雅创作

2018冰雪画派南疆行之五:从龟兹乐舞到维族歌舞

卢平 文/图

     来龟兹之前就知晓龟兹乐舞十分有名,参观了克孜尔千佛洞的石窟壁画之后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在千佛洞石窟壁画中,除了佛教题材和佛本生故事外就是大量反映龟兹人创造的中外闻名的龟兹乐舞题材,比如“飞天”。

冰雪画派在沙雅创作

冰雪画派在沙雅创作

    说起“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一个天女,后来演化为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在佛经里称为天歌神、天乐神、散花神。在张骞“凿空”之举之后,龟兹作为古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大国,龟兹的石窟和佛塔是往来僧人修行栖身之所,是联系和沟通亚欧大陆的桥梁。在公元前1世纪以来,龟兹就成为丝绸之路上汇聚各种人群包括雅利安人,乌孙人、匈奴人、汉人、突厥人和回鹘人以及混血土著居民的驿站。在印度佛教传入龟兹后,虔诚的佛教徒们,以绘画的形式,将佛教传说中的各种人物和故事描摹在石窟壁上。而且无论是天竺人还是龟兹人都是能歌善舞的,鸠摩罗什在佛经翻译中也多次提到一些来自古希腊、印度、波斯、埃及和中原地区很多种不同的乐器,所以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出现了许多种乐器和舞蹈,“飞天”就是其中一个造型。克孜尔壁画的飞天是受印度和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而后者是受古希腊的影响,龟兹壁画接纳了来自东西方的文化,并把这些文化融合到自己本土文化当中。因故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天神不是一个人,有乐神和歌神,所以克孜尔石窟中的飞天也是双人的,还是裸体的。当佛教和龟兹石窟艺术沿着丝绸之路向东向中原传播时,对我国河西走廊和中原地区的佛教石窟艺术便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克孜尔千佛洞晚近200年的敦煌莫高窟石窟,其建筑、雕塑、绘画都可以看出吸收了龟兹佛窟的艺术特色,也可以说敦煌千佛洞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是从克孜尔传入的,如早期的敦煌壁画最能明显感受到克孜尔千佛洞对它的影响。再比如敦煌壁画的飞天,就已经不再是原来印度神话的一种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它把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中的道教文化的羽化升天等神话人物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把乐神和歌神两体合一,化为敦煌的那种身着飘逸罗纱,肩披彩带,长裙宽袖,袅袅婷婷,扶摇直上的飞天形象。所以一说起“飞天”,总会令人自然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风靡华夏的歌舞剧《丝路花雨》。那是一部完全以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后来这部歌舞剧排成了同名电影。电影一开始就是几位天女身着淡粉色轻纱,长长的飘带,飘飘然然,柔曼轻盈,徐徐自云端瑞降。她们手中托举着盛满花朵的花篮,一边在凌空飞舞,一边洒向人间。这就是著名的佛教故事“天女散花”的情节。如果不来克孜尔石窟,不了解鸠摩罗什以前,我根本没有把敦煌壁画的“飞天”与克孜尔千佛洞和鸠摩罗什联系。到了龟兹以后,才知这些奥妙。所以著名语言学家和佛学家季羡林才说,要把敦煌的研究深入下去,就必须从研究古龟兹石窟开始。

佛奘飞天·克孜尔石窟壁画摹写      来自网络

佛奘飞天·克孜尔石窟壁画摹写      来自网络

欢乐丰盛的晚宴

欢乐丰盛的晚宴

    那么“飞天”又和鸠摩罗什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我们熟知的飞天是来自天女散花这个成语或传说,而这个典故源自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维摩诘经•观众生品》里的一则故事。

今日沙雅百姓的文化生活

今日沙雅百姓的文化生活

今日沙雅百姓的文化生活

今日沙雅百姓的文化生活

    话说有一天,如来佛主释迦牟尼在西天的莲花宝座讲经解法,忽见有云东来,便遥知其得意弟子维摩诘有恙。于是,他告知文殊:“汝诣问疾”,令文殊前去问候。文殊带领一干人来到维摩诘处。维摩诘室中有一天女,见维摩诘抱病还对诸位天人传佛弘法,便在空中以天花洒落到众人身上进行道行测试。只见花瓣洒到菩萨身上后很快落去,待洒到弟子身上时花瓣不落。众人诧异万分,问其由,天女曰:“结习未尽,固花着身;结习尽者,花不着身。”意思是说菩萨他们已经修行到了断念的境界,所以花不着于,而弟子们还修行欠火候,所以花会着落在他们身上。所以语言文学才华横溢的鸠摩罗什真的为中华传统文化留下太多贡献,难怪南怀瑾对他那么推崇,《维摩诘经》确实是对整个佛教和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一本经书。

今日沙雅百姓的文化生活

今日沙雅百姓的文化生活

    龟兹乐舞就是这样,在秉承中西文化融合的多元文化特征基础上,在龟兹兴盛起来,使龟兹不仅成为西域的政治、经济、佛教中心,也成为音乐舞蹈——西域乐舞的中心,在汉唐时期被西方誉为“西域乐都”。唐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在回国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对龟兹乐舞赞不绝口:“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意为龟兹国的音乐和歌舞,比起其他各国是最为优美的,给与当时龟兹音乐艺术高度的评价。

热沙来提在演唱

热沙来提在演唱

热沙来提在演唱

热沙来提在演唱

    在龟兹乐舞传到中原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龟兹著名音乐家苏祗婆。苏祗婆,生于音乐世家,天资聪颖,精通音律,还极为擅长擅弹奏琵琶。苏祗婆的父亲在西域当时就很有音乐声名,精通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外加当时的龟兹是西域文化中心,集各家流行乐种精华在此,苏祗婆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和音乐家父亲的栽培熏陶,他的技艺超群,在龟兹很有名气。

于志学与张中堂及维族朋友在沙雅

于志学与张中堂及维族朋友在沙雅

    公元555年,突厥消灭柔然之后,占领了塞外大片土地,想要继续侵犯中原。为了扩充实力,雄才大略的北周第三任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开展外交手段,北与突厥和亲,南和陈朝通好,使得当时的突厥木杆可汗同意把女儿阿史那氏嫁给宇文邕做皇后。公元565年北周派使者迎娶公主,阿史那公主容貌美丽,举止端庄,喜好歌舞,她特意带了一支由西域各国音乐家、舞蹈家组成的歌舞团,作为陪嫁前往长安,其中就包括被突厥木杆可汗招用的龟兹著名乐工苏祗婆。

于志学在克孜尔千佛洞

于志学在克孜尔千佛洞

    公元568年,在经过漫长的丝绸之路和种种坎坷的三年时间,阿史那氏一行抵达了北周都城长安。苏祗婆随身带了一只五弦琵琶即胡琵琶随之入周来到长安。在北周的宫廷里,苏祗婆的才华很快暂露头角。虽是鲜卑族出身但是早已被汉化的北周武皇帝宇文邕聪明,有远识,苏祗婆弹奏的胡琵琶受到了周武帝的欣赏和器重。从一个传说可以看出苏祗婆的琵琶受到皇家喜爱的程度。那是在北周武皇帝为庆祝灭掉敌国北齐而举行的宫廷宴会上,皇帝宇文邕十分高兴起兴自弹了一曲琵琶庆贺。被俘获的敌国皇帝北齐后主高纬,他本身是一位精通音乐的人,第一次听到了这样的人间妙曲,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随即和乐翩翩起舞;这使得正在弹琵琶的皇帝不觉兴致又添,马上邀请了前来祝贺的另一国皇帝西梁孝明帝萧岿起来伴舞。于是那位相当有学问也有文采的萧岿皇帝真的就起来下场起舞,乐宴顿时变成了3个皇帝的专场乐舞表演,而演出的曲目便是龟兹乐舞。是真是一个有趣的古今奇谈轶事。可见龟兹乐舞和苏祗婆的魅力。

张中堂馆长亲自烹制的烤全羊

张中堂馆长亲自烹制的烤全羊

    苏祗婆带去中原的龟兹乐能迅速传播,还与当时在周武帝身边一位喜好琵琶的史下大夫郑译有关。郑译对苏祗婆的音乐造诣钦佩不已,时常向他请教乐理,在苏祗婆的启发下,郑译将西域的“五旦七调”音乐理论引入中原,创立了八十四调理论,夯实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理论基础,并把龟兹乐舞的艺术魔力发挥到了极致。令唐玄宗无比痴迷的《霓裳羽衣舞》《琵琶曲》都被定为唐朝宫廷的宴乐。后来,在唐代盛行的龟兹乐曲也流传到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直到今天日本“雅乐”里的许多乐曲都与之有关,说明当年龟兹乐舞的巨大影响。
     回味了一遍古龟兹乐舞从昌盛的告别了历史舞台,再看看今天的库车,安居乐业的维吾尔族人他们的歌舞仍没有脱离古龟兹乐舞的影响。在我们从千佛洞回到库车后,张中堂馆长的朋友郭永军邀我们品尝南疆风味,他的爱人在政府工作的郭局长特意请来维吾尔族民间歌唱家热沙来提为我们演唱助兴。热沙来提是维吾尔阿克苏地区很有名气的女歌唱家。她是阿克苏著名女歌唱家尼沙汗阿布都外力的女弟子。出生于1902年的尼沙汗阿布都外力也是库车人,她嗓音独特,音域宽阔,演唱的民族歌曲如同天籁之声,并熟悉各种乐器,尤其擅长一手弹奏冬不拉一手打手鼓再同时演唱,被称为一绝。尼沙汗阿布都外力热爱音乐,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歌唱事业。1983年热沙来提正式拜尼沙汗阿布都外力为师,老师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了热沙来提直到1987年离世。而热沙来也没有辜负老师的重托,她经过长期探索,把老师所教与自己探索的唱法相结合,把边弹奏乐器边演唱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只见她轻松自如地弹着冬不拉,打着手鼓,边演唱。那声音美妙动听,浑厚醇美,气息通畅,富于浓郁的民族风情,我们听着都为之深受感染。听说尼沙汗阿布都外力老师的这一绝技只传到热沙来提手里,她是库车人民的骄傲。
    在热沙来提的歌声中,我仿佛感到龟兹乐舞之韵依旧飘散在库车上空,克孜尔千佛洞上那些体态轻盈、舞姿曼妙的伎乐天人正在祥云世界里欣赏今日的库车乐宴。

20181109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协会动态
王金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流变
陈国义:我画冰雪山水画的几点体会
刘仁礼:​浅议黄土高
李卫东:我的新矾墨汉画艺术
刘春华:论雪皴法在冰雪画创作的运
罗丽亚:浅谈中国画的色彩美和冰雪
刘丽焕:浅议对冰雪画矾墨艺术语言
张军:以冰雪画矾墨语言构架抽象绘
学术研究
心有所想,象有所应——于志学访谈
雪染黄山亦有情 于志学画黄山访谈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
大自然之子——于志学
希什金与于志学 大自然森林的歌手
于志学: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
从于志学的座右铭看他的艺术成就
文光熠熠汇星河——读于志学《雪园
出版著作
于志学发表在媒体封面的肖像和作品
于志学历年出版物
赏月图
圣殿祈祷
极地冰屋
圣灵之光
炊烟初熄
 
友情链接   更多···
Support:www.tmeishi.com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冰雪画派 本站网址:www.zgbxhw.com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冰雪画派》编辑部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于志学艺术园

备案号: 皖ICP备1402234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