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鄂温克民族是一支世代在大兴安岭地区游猎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从1961年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踏入额尔古纳河边的奇乾鄂温克民族乡开始,他就成为最早期走进鄂温克民族的汉族艺术家。数十年来,中国大兴安岭西北坡的鄂温克民族给于志学的艺术人生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也成为为数不多的使鹿鄂温克人三次历史性跨越的见证人。所以说,于志学先生和鄂温克民族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不是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他用手中的画笔,从各个视角去描绘整个民族的山川风物,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笔触,创作出一幅幅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到底融入了多少情感,只有画家本人才能够真正体悟。
究竟是鄂温克民族成就了于志学,或者是于志学通过手中的画笔宣扬了鄂温克民族,这种千丝万缕的交融无法找寻答案或界线。
本次图文连载,就是想从本书作者卢平(中国冰雪画派秘书长)多方位、跨越时空的视角,去记录和诠释于志学先生数十年来对鄂温克民族的真情实感,让更多的人从更深的视角去了解这个伟大的民族。(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

朝霞映红额尔古讷河 卢平摄
半个多世纪以来,画家于志学从北方的黑土地带着他对鄂温克民族独特的情感和温情走来。从1961年这位热血方刚二十几岁的美术编辑,踏入额尔古纳河右岸——奇乾鄂温克民族乡起,于志学便成为第一位走进敖鲁古雅鄂温克的艺术家,并与使鹿游猎鄂温克民族结成了一生一世难以割断的情缘。(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