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资讯 协会动态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出版著作 活动剪影 大事记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冰雪画网 > 《卢平 敖鲁古雅之恋》系列连载之:见证鄂温克人的搬迁
《卢平 敖鲁古雅之恋》系列连载之:见证鄂温克人的搬迁
作者:卢平 文   文章来源:中国冰雪画派   加入时间2020/6/22 9:28:35



1971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节帮拷迁    锟斤拷志学锟斤拷IMG_0009.jpg

1971年玛丽亚索在搬迁    于志学摄

      在敖鲁古雅,于志学经常帮玛丽亚索找驯鹿,他喜欢看玛丽亚索手里晃荡着鹿踢壳做的盐口袋发出的清脆声音,这声音在清晨的山林里传得很远。他喜欢看到驯鹿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从近处跑回来围在玛丽亚索身前,伸着长长的脖子舔食她手中的食盐。于志学趁机抓住驯鹿的角,把驯鹿拴在树桩上,然后在驯鹿身边仔细观察。玛丽亚索做饭时,他帮忙添柴禾,帮着去河边拎水,帮助劈柈子,帮玛丽亚索烤列巴,甚至帮助她接产小鹿羔。当和拉吉米上山狩猎,搬家的时候,于志学还会帮助女主人收拾锅碗瓢盘和一些行李,分别装在桦皮篓子里,再放到驯鹿身上。


       搬迁,是鄂温克猎民的家常便饭,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必须经常搬迁,所谓游猎,就是游动打猎。当他们到了打灰鼠的季节,几天就得搬一次家。


锟斤拷锟斤拷锟侥凤拷锟斤拷锟剿拷锟阶硷拷锟斤拷锟角�    锟斤拷志学锟斤拷  IMG_0028 (3).jpg马克西姆妻子栓克准备搬迁    于志学摄


      猎民搬迁是很频繁的举动,除了支撮罗子的松树杆子不能带走,日常的生活用具都要带走。玛丽亚索常常在搬家前一天就把在外面觅食的驯鹿招回来。于志学见玛丽亚索收拾撮罗子上的帆布和桦皮,便知道主人又要搬迁了。


      猎民搬家是有讲究的,这体现了鄂温克民族的信仰。搬家时要选一公或一母的带花的驯鹿,作为头领,戴上和其它驯鹿不同颜色的笼头,这头驯鹿要驮着鄂温克人信仰的神灵像,笼头要带着灰鼠穗。


     拉吉米家搬家驮的神灵像是耶稣和圣母像,因为玛丽亚索信东正教。搬家时先把用过的撮罗子架子用杜香草熏一遍,再往撮罗子里的火灰上倒一点酒,以敬火神。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准锟斤拷锟斤拷迁     锟斤拷志学锟斤拷   IMG_0067 (2).jpg

玛丽亚索准备搬迁     于志学摄


      杜香是杜鹃花科的一个亚种,是喜凉爽湿润、耐寒性强、多生长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地区、长有半米多高的小灌木。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大兴安岭的针叶林、水藓沼泽或林边、高山草甸的湿草地上有很多。2016年6月,于志学带领冰雪画派在大兴安岭西北坡汗马保护区和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搞活动时,我们第一次仔细了解了这种植物。杜香的全株可提取芳香油,杜香叶可发出一种好闻的芳香味道,尤其用手一捻,气味扑鼻,沁人肺腑。听说日本人用杜香加工成化工品,加拿大某半岛上的人,以杜香代茶草。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都把杜香的天然香气作为天赐的神物。鄂伦春人在做萨满时也要首先点起烟火,并洒上杜香叶放在火苗上,好给萨满净身,让神灵附体。


       搬家时,玛丽亚索要选出比较老实的驯鹿驮着装孩子的摇篮,因为太小的孩子不能直接骑驯鹿,要放在摇篮里,然后再安排自己的母亲和丈夫的姐姐骑的驯鹿。剩下的二十几只驯鹿都驮着东西。有的驮肉,有的驮炊具和粮食,还有的驮皮子。这些东西分别捆绑好,再前后拴在一起,放到驯鹿背上。


      拉吉米背着枪,女主人玛丽亚索牵着驯鹿,走在队伍当中。拉吉米一会儿走到前面,一会来到后面,照顾一行人和鹿群,很像沙漠中的骆驼队和山林中的马帮。猎犬则在队伍中蹦蹦跳跳,一起浩浩荡荡穿行在山野树林中,形成了原始森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准锟斤拷锟斤拷迁之前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志学锟斤拷  IMG_0067 (15).jpg

准备搬迁之前拆除撮罗子    于志学摄


      大兴安岭西北坡的气候说变就变。几乎凡是比较特殊的地区都有这种局部小气候的特点,这是由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所决定的。往往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突然就会飘来一堆乌云,随着雷声阵阵吼过,就会来一场倾盆大雨。于志学几次在和鄂温克猎民搬迁时遇到下雨,他都会和玛丽亚索等人一起查看驯鹿驮的物品有没有被淋湿,然后再帮忙给孩子和老人戴上防雨的帆布和桦树皮,从队伍前面跑到队伍后面,不顾自己浑身淋得湿透。有时碰到雨水大时,山沟里的水突然上涨,趟过溪流时就会把鞋子泡得里外全湿,河水冰凉刺骨。特别是下雨以后铺着青苔的石头很滑,一个不小心没注意就会摔倒,滚了一身泥水。


      大森林里只有树是遮挡物,但树下绝对不能避雨,遇到下雨也只能踏过一个个灌木丛和塔头墩,用手拨开茂密的树条和荆棘,深一脚浅一脚地冒雨行进在密林深处。下雨过后道路泥泞无比,脚一陷进泥里就不容易拔出来,阻碍了行进的速度,有时应该大半天赶到的路程到天完全黑了也走不到。


      待到雨过天晴时,大兴安岭的空气又特别透澈,仿佛太阳一点不经过大气的阻挡直接晒在人的脸上、身上,一走一身汗。那可真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秋天一脸霜。等到找好了新的宿营地,天就都快黑了。本来大兴安岭树林里有大树遮荫,就黑得早,于志学便忙和鄂温克人一样顾不上休息,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安营扎寨,砍杆子,搭撮罗子,生火,做饭,真是十分艰苦。于志学在深入生活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自己为自己打气,不能放弃、不能掉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最终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坚持了下来。(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协会动态
冰雪画派书画作品邀请展暨于志学美
刘坤:由“雪皴法”到“雪浪皴”的
刘仁礼:大森林之情
吴梦迪:中国绘画的新语言形式——
王金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流变
陈国义:我画冰雪山水画的几点体会
刘仁礼:​浅议黄土高
李卫东:我的新矾墨汉画艺术
学术研究
心有所想,象有所应——于志学访谈
雪染黄山亦有情 于志学画黄山访谈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
大自然之子——于志学
希什金与于志学 大自然森林的歌手
于志学: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
从于志学的座右铭看他的艺术成就
文光熠熠汇星河——读于志学《雪园
出版著作
于志学发表在媒体封面的肖像和作品
于志学历年出版物
赏月图
圣殿祈祷
极地冰屋
圣灵之光
炊烟初熄
 
友情链接   更多···
Support:www.tmeishi.com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冰雪画派 本站网址:www.zgbxhw.com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冰雪画派》编辑部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于志学艺术园

备案号: 皖ICP备1402234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