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资讯 协会动态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出版著作 活动剪影 大事记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冰雪画网 > 《于志学 我与敖鲁古雅》系列连载之:又见玛丽亚索
《于志学 我与敖鲁古雅》系列连载之:又见玛丽亚索
作者:于志学 文   文章来源:中国冰雪画派   加入时间2020/7/21 9:27:59

2013锟斤拷锟斤拷志学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酵得匡拷沙锟节帮拷锟斤拷山      卢平锟斤拷 IMG_0552 (636).JPG

2013年于志学与玛丽亚索和得可沙在阿龙山      卢平摄


       二〇一〇年的一个秋日,我突然接到内蒙古根河德克沙的电话,说要陪同母亲玛丽亚索来北京参加歌舞剧《敖鲁古雅》的演出,真是喜出望外。

九十高龄,才办了身份证

     为了会见玛丽亚索,我特意从延庆工作室赶回到市区。在距演出《敖鲁古雅》歌舞剧的保利剧院不远的京东饭店,我见到了阔别三年的玛丽亚索一行。和四十多年前一样,玛丽亚索仍是头上戴着方纱巾,穿着朴素的白地蓝花的鄂温克长袍,脸上爬满了印证她人生沧桑岁月的细密皱纹。说起这位“女酋长”的年龄,一直是个未知之谜,在她的户口本上记载的是一九二一年出生,但她女儿德克沙认为妈妈的年龄没有这么大,妈妈比爸爸小了十二岁。坐在宾馆床上的玛丽亚索,完全不像在山上那样自如、自在。从遥远的内蒙古阿龙山猎民点到根河市,再从根河市到海拉尔,从海拉尔坐飞机到北京,玛丽亚索一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漫长的旅行。为了乘坐飞机,年近九旬的玛丽亚索第一次办理了身份证。长途跋涉的旅程以及北京的炎热天气让过惯了大兴安岭严寒气候的老酋长连呼北京“太热了”!加上饮食上水土不服,玛丽亚索的脸上略显出疲惫的神情。自从游猎时代消亡,驯鹿文化逐渐消退以后,玛丽亚索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她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平时少言寡语,不习惯在人多的场合下讲话,更不喜欢和生人照相或被人拍照。她一生都住在山上,与山林为伍,守护她的驯鹿,很少走到山下,因为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毫无吸引力。离开大山、离开驯鹿对她来说是相当痛苦的事情,只是近年来由于她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她女儿德克沙才在每年最寒冷的一月份把她从山上接到根河。这次来北京演出,是她人生的第一次远足。为了传承鄂温克民族文化,让鄂温克人及驯鹿走上京城舞台,在主办单位耐心工作下,尤其在女儿德克沙的“诱哄”下,她终于同意带领一头驯鹿亲临演出现场。这次来京,虽然玛丽亚索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健康问题,但精心挑选的驯鹿并不听话,它被从敖鲁古雅专程用大卡车接到北京,被安置在北京十八里店附近,每天吃的都是特意从敖鲁古雅带来的苔藓。这头驯鹿喝不惯普通的自来水和矿泉水,只喝一种“夏日矿泉”。来北京才短短几天,就把带来的十二箱“夏日矿泉”喝了个精光。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志学锟斤拷锟斤拷鹿锟斤拷      卢平锟斤拷  IMG_8596.JPG

玛丽亚索向于志学赠送鹿茸      卢平摄



今年驯鹿产仔存活率突破了以往

     二〇〇七年,我回访了相隔三十余年没见面的玛丽亚索。当时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刚刚迁往根河不久,由于驯鹿不能适应山下的生活环境,很多已经下山的养鹿人重新回到了山林,这使得始终如一坚守山林从未动摇的玛丽亚索获得了更多鄂温克人的尊敬。当时我曾同当地乡政府领导和玛丽亚索、德克沙等人就敖鲁古雅生态移民后如何发展共同探讨过,当时我就提出了一些想法。我提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传统文化要承传下去的关键在于玛丽亚索之后的第三代、第四代。我认为唯有选择民族现代化,改善山上驯鹿点的生存状态,对山上驯鹿点设备进行改造才有可能。这次玛丽亚索来访,我首先问起这三年敖鲁古雅有哪些变化。德克沙告诉我,我过去提出的改造撮罗子和山上用电的设想现在已经实现了。现在鄂温克人使用的撮罗子都是用不锈钢管搭建的,非常方便、结实、省事,又十分环保。山上现在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猎民们能够看电视、看DVD机,改善了游猎民族原来刀耕火种的生活状态。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节憋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卢平锟斤拷IMG_8604.JPG

玛利亚索在北京京东饭店    卢平摄



     现在敖鲁古雅猎民的生活是“山上有点,城里有家”。近年来根河市政府又把鄂温克新区重新进行了改造,变成了欧式建筑,把原有的一层加高变成了二层,家家比原来扩大了三四个房间住宅面积,宽敞明亮,还可以满足家庭旅馆的需要。由于政府的重视,驯鹿的疾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疫苗的及时接种,防止了驯鹿很多的传染疾病。同时由于对私自捕猎驯鹿的监控,使得今年驯鹿接仔存活率首次突破了百分之八十七,过去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猎民们无不欢欣鼓舞。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据去年三月才参加《挪威第四届国际驯鹿养殖大会》的德克沙说,我们与西方使鹿民族还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规划更有前瞻性,更科学化、人性化。

《敖鲁古雅》歌舞剧风靡京城

       这次玛丽亚索来京,是作为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剧中原型人物参加演出和观众见面。这个舞台剧是 “吉祥三宝”团队挖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的宝贵成果。主创之一的鄂温克族民歌传承人乌日娜等人,从四年前开始就寻访敖鲁古雅森林部落,走遍散落各地的猎民点,抢救性地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当地民歌、舞蹈、器乐、服饰、音乐等,一点点挖掘出珍贵的第一手原生态素材、资料。据德克沙介绍,其中很多的曲目都是乌日娜在敖鲁古雅收集时,由玛丽亚索亲自唱给乌日娜的,都凝结着玛丽亚索一生原汁原味的鄂温克民歌精华,再由乌日娜稍加修改而成。四年来乌日娜每年都几次来到敖鲁古雅倾听玛丽亚索的演唱,一点点记录整理。玛丽亚索年轻时是位美丽活泼的姑娘,有点俄罗斯人血统,能歌善舞,尤其会唱很多鄂温克民歌。即使现在,当她吟唱起鄂温克古老民谣时,依然悠扬动听,神情真挚动人。对于这一次陪同母亲来北京,德克沙非常高兴,她说这是敖鲁古雅的一件大事,是鄂温克民族历史上值得记载的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她为鄂温克人骄傲,也为母亲骄傲。


锟斤拷志学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谈      卢平锟斤拷IMG_8513.JPG

于志学与玛丽亚索交谈      卢平摄


     演出公司的倪小红经理,特意邀请我们观看演出。帷幕徐徐拉开,在京城人的瞩目下,《敖鲁古雅》歌舞剧展开了一幕幕精彩动人的画面。整个演出,演员们的表演真情、投入,他们用天然不加修饰的歌喉与丰富的肢体语言传达着自然的美,表达着人类与天籁的对话,展示出鄂温克民族的内心世界。我从来没有和年轻粉丝一起参加音乐会的经历,不知道一个歌舞剧的现场感染力会这样大,能达到如此的共鸣。演出尾声时,玛丽亚索带领着安道、德克沙等和驯鹿一起走向舞台时,全场的演出气氛达到了高潮。人们和着台上演员的舞蹈和演唱的旋律,有节奏地一同鼓掌,不绝于耳的掌声像雷声一样,经久不息,激动人心。我和观众们一起深深感到陶醉和震惊,那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令人印象深刻,直到离开剧场我的耳边还回响着剧院大厅里的热烈掌声。我想,在观众的掌声中,一定有着对今日敖鲁古雅人仍然坚守的意义和价值的肯定;有着认同敖鲁古雅鄂温克文化洗涤、陶冶、启迪现代人心灵的作用;也有着首都观众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那种精神层面上的赞同和感动。

2010年9月5日写于京华鲈江亭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协会动态
吴梦迪:中国绘画的新语言形式——
王金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流变
陈国义:我画冰雪山水画的几点体会
刘仁礼:​浅议黄土高
李卫东:我的新矾墨汉画艺术
刘春华:论雪皴法在冰雪画创作的运
罗丽亚:浅谈中国画的色彩美和冰雪
刘丽焕:浅议对冰雪画矾墨艺术语言
学术研究
心有所想,象有所应——于志学访谈
雪染黄山亦有情 于志学画黄山访谈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
大自然之子——于志学
希什金与于志学 大自然森林的歌手
于志学: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
从于志学的座右铭看他的艺术成就
文光熠熠汇星河——读于志学《雪园
出版著作
于志学发表在媒体封面的肖像和作品
于志学历年出版物
赏月图
圣殿祈祷
极地冰屋
圣灵之光
炊烟初熄
 
友情链接   更多···
Support:www.tmeishi.com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冰雪画派 本站网址:www.zgbxhw.com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冰雪画派》编辑部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于志学艺术园

备案号: 皖ICP备1402234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