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资讯 协会动态 网上展厅 学术研究 出版著作 活动剪影 大事记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冰雪画网 > 艺术的殉道者——于志学
艺术的殉道者——于志学
作者:卢平   文章来源:中国冰雪画派   加入时间2016/9/8 19:16:18

2003年于志学在青藏高原体验生活

2003年于志学在青藏高原体验生活

艺术的殉道者——于志学
卢 平

   83岁的于志学,在不久前刚经历过冠心病、心绞痛的病痛折磨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有创检查下,尚未完全恢复,又要带领冰雪画派弟子出征大兴安岭西北坡和北坡,重返五十年前冰雪路采风写生,同时参加中国冰雪画诞生地立碑三周年纪念仪式和中国冰雪画摇篮立碑揭牌仪式。

2003年于志学在青海可可西里写生

2003年于志学在青海可可西里写生

2004年于志学在新疆胡杨林写生

2004年于志学在新疆胡杨林写生

    从北京出发,赴大兴安岭的火车,没有快车,从北京到牙克石2000多公里的距离需要跑上27个小时,下车还是凌晨3点,然后还要赶早上从牙克石开往金河的普通列车。因为这一段正在修建公路,道路崎岖不平,只好选择火车。可叹大兴安岭为国家建设做了这么多贡献,可是往北去的火车,建国以后竟没有什么太大模样的改变。如果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若放在一位身体有恙且年过八旬的老人身上,不能不说是过于“强悍犀利”了一些,可是于志学回答说:“不怕!如果连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怎么会有冰雪山水画的诞生。”

2007年于志学在长白山写生

2007年于志学在长白山写生

2008年1月于志学在雪乡写生

2008年1月于志学在雪乡写生

     恐怕真是上天为了完整人的刚强意志,才在途径中设下重重阻碍,就如同《西游记》中的西天取经踏平坎坷成大道一样,关键看你是不是强者。很多熟悉于志学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源于创新,人们惊叹他的勇气,赞叹他能够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独辟蹊径,但人们还不知他的艺术生涯如此奇特曲折,为追寻艺术真谛可说历尽艰辛和磨难,甚至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

2008年于志学在巴西圣堡罗机场画速写

2008年于志学在巴西圣堡罗机场画速写

2008年于志学在英国伦敦牛津街画速写

2008年于志学在英国伦敦牛津街画速写

2009年于志学在黑龙江亚布力写生

2009年于志学在黑龙江亚布力写生

     自幼生长的塞外平原的于志学,从小多病多灾多难。腊月23 出生,生下来就没有奶吃,三婶抱着他冒着凛冽的北风和大雪,到外屯找奶吃。一次三婶抱着他一起摔进一条深壕沟里,小半天爬不出来,差点冻死。四岁那年于志学高烧几天不退,差点死去。五岁那年闹眼病,疼得翻身打滚,两年不愈,身体骨瘦如柴。为了能让他活下去,他母亲找人算命,为了消灾解难,他被许到庙上当庙童,又拜大柳树为干妈。七八岁时,又从几米高的粪堆摔下。为了生活,他放猪,放马,在大荒草甸子上熬盐……经历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闻所未闻的苦难。

2010年于志学在迪拜沙哈拉搭沙漠写生

2010年于志学在迪拜沙哈拉搭沙漠写生

2014年于志学在墨西哥坎昆加勒比海岸写生

2014年于志学在墨西哥坎昆加勒比海岸写生

   为了追求理想的目标,二十岁的他从家乡来到省城哈尔滨闯荡,蹲火车站,“拉小套”。在确立为北国风光立传的目标后,经常到壮美的冰雪世界中体验生活,多次遇险。在内蒙古杜尔柏特旗的连环湖的苇塘,为画《冰上捕鱼》遭遇野狼的袭击;在大兴安岭北坡的原始森林,为去看古莲的美人松掉进了雪壳中,险些送命;在贝尔茨河开江时,为去看红毛柳,坠入河水中,因搂住了驯鹿的硕大鹿角,免于了“顶锅盖”。在冰雪山水画问世后近二十年后,他为了实现自己“文化返流”的理想,表现南方冰雪,又在几十年未遇的大雪过后上黄山观雪,汽车在经过铜陵长江大桥时因路滑刹车失灵,险些坠入长江。
   于志学身上就是有这么一种精神,做起事情来十分忘我,只要他认定的事,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毫不犹豫,甚至不怕牺牲性命。

冠状动脉造影后

冠状动脉造影后

冠状动脉造影后

冠状动脉造影后

     于志学有一句座右铭,“生命就得积极地消耗”。这句话的由来是在1995年,某健康杂志社约稿,让他谈谈他精力旺盛健康的秘诀,他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健康新观点。他认为,生命的存在意义在于有目的的生活,而不是仅仅为了“活着”。“如果我现在不积极工作,天天想着如何健身,如何延年益寿,即使我就是能多活20年那还有什么意义”。他总结自己漫长五十余年的艺术实践,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想成就点事业,就要准备吃苦,就要接受千锤百炼的磨难,就要有百折不挠、九死一生的精神”。于志学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为什么同样的社会环境、同样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样想表现前人没有表现过的北国风光,只有于志学一人成功了?除了他超群的艺术观念和自身对艺术的敏锐感知力,更重要的是他那种为了艺术不顾一切甚至不怕付出生命的献身精神。正如大多数人都做不了强人一样,之所以做不了,不是什么外界其他因素,只是自身缺少强人那种不怕困难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有人把它归结为命运,归为天定,这只能是一种不够勇敢不能牺牲的理由和借口,因为命运只会拜倒在不向命运屈服的生活强者脚下。

于志学在病房

于志学在病房

   追求是人生的最大动力,因为有追求,使于志学具有了特殊的人格魅力和惊人的潜力,他才能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他是一个艺术殉道者,是一位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的不断探索和勇敢顽强精神激励和影响了很多人,也必将影响冰雪画派的弟子们,把他的战胜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传承下去。

   2016年9月8日启程前于京华鲈江亭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协会动态
冰雪画派书画作品邀请展暨于志学美
刘坤:由“雪皴法”到“雪浪皴”的
刘仁礼:大森林之情
吴梦迪:中国绘画的新语言形式——
王金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流变
陈国义:我画冰雪山水画的几点体会
刘仁礼:​浅议黄土高
李卫东:我的新矾墨汉画艺术
学术研究
心有所想,象有所应——于志学访谈
雪染黄山亦有情 于志学画黄山访谈
北疆熔铸的雄健风骨:评于志学的绘
大自然之子——于志学
希什金与于志学 大自然森林的歌手
于志学:百折不挠 九死不悔
从于志学的座右铭看他的艺术成就
文光熠熠汇星河——读于志学《雪园
出版著作
于志学发表在媒体封面的肖像和作品
于志学历年出版物
赏月图
圣殿祈祷
极地冰屋
圣灵之光
炊烟初熄
 
友情链接   更多···
Support:www.tmeishi.com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冰雪画派 本站网址:www.zgbxhw.com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冰雪画派》编辑部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于志学艺术园

备案号: 皖ICP备1402234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