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霜雪铸儒魂——孔子博物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展》开展
2025年8月31日,《丹青霜雪铸儒魂——孔子博物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展》在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临展二厅开展。
孔子博物馆是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座系统展示孔子生平、思想学说以及孔氏家族历史文化的国家一级现代化博物馆,它是“三孔”文化遗产的延伸和补充,是儒家思想收藏、研究、展示的中心;其馆藏丰富,拥有各类馆藏文物,其中许多是举世无双的珍品。

黑龙江省冰雪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卢平向专家介绍展品
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先生自幼对儒家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他的名字就是父亲以论语“十有五而志于学”所命。从幼年起他便被孔子的教导所鼓励,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进取,在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都得益于儒家深邃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于志学先生对儒家的中庸思想理解颇为深刻独到,1994年9月,他应邀赴英国参加英格兰东安格利亚大学世界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画的本质”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会议论文就是——《中国画的本质——中庸之道》。
秉承对孔子思想的景仰,2006年曲阜创建“于志学艺术陈列馆”之时,他捐赠40余幅作品以谢圣域的知遇之恩,后作品在著名文物专家彭庆涛先生的努力下,转藏于孔子博物馆。今又有机缘在至圣先师故里的国家级博物馆——孔子博物馆,举办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展,实为于志学先生及冰雪画派的幸事,也是北方文化在中华文化巨人脚下落地生根的大事。

黑龙江省冰雪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卢平向专家介绍展品
此次展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敬绘圣迹。这是于志学先生以曲阜的儒家文化底蕴为题材,凭借深厚的文化学术素养与精湛技艺,将儒家经典典故融入画作,展现儒家文化精髓的作品。其中《孔子职司乘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问礼老子》《夹谷会齐》等作品皆取自圣贤典故。
第二部分为冰雪魂。展示了于志学先生自1960年起潜心钻研冰雪绘画,开创的独特样式——冰雪山水画。很多作品直接取材于大小兴安岭的林海雪原、密林深处。于志学先生曾提出“冷文化”“冷逸之美”“笔墨当随心境”“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等艺术理论和艺术主张,创立了冰雪画派。其中“冷逸之美”作为冰雪画的审美核心,是他对冰雪画艺术意象美的本质体验和提炼。这部分作品反映了冰雪山水画语言特质及笔墨光的感性形式因素,以及其蕴含的墨韵和白光的冰雪生命之魄。
第三部分作品是于志学表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鄂温克的生活画卷的塞北风情。半个世纪以来,于志学先生与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1961年他进入奇乾鄂温克民族乡起,便成为第一位走进敖鲁古雅鄂温克的汉族艺术家.在与鄂温克老猎人拉吉米打猎的日子里,于志学不仅探索到了冰雪大自然的奥妙和用中国画表现冰雪物象的规律,也见证了鄂温克民族神秘的狩猎生活和他们对“万物皆有灵”的宗教信仰,对其冰雪山水画的问世及他的“天、地、人”“三元绘画”的艺术思想的树立,都有着莫大的意义。他笔下的鄂温克风情洋溢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不仅承袭了中国画笔墨传统和绘画意境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丹青霜雪铸儒魂——孔子博物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展》的开展,不仅弘扬了儒家思想,将抽象的儒家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也彰显了于志学先生创新的理念和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冰雪大千世界的雄浑博大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
卢平
20250901

从左往右
孔子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上官茂峰,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孙永远,
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
黑龙江冰雪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卢平
文博专家彭庆涛
青年篆刻家张博
丹青霜雪铸儒魂——孔子博物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展
部分展出作品

于志学作品-孔子赏雪图

于志学作品-圣母尼山祈祷

于志学作品-孔子职司乘田

于志学作品-孔子问礼老子

于志学作品-夹谷会齐

于志学作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于志学作品-石渠阁殿前会议

于志学作品-雪原

于志学作品-塞北雪原

于志学作品-塞外风

于志学作品-雪山图

于志学作品-雪鸟图

于志学作品-松雪图

于志学作品-冰雪花鸟图

于志学作品-塞外风

于志学作品-雪夜

于志学作品-雪林图

于志学作品-珠穆朗玛峰

于志学作品-物语天缘

于志学作品-塞上情

于志学作品-塞风送暖

于志学作品-祖孙俩

于志学作品-秋风塞雪

于志学作品-笛韵塞北

郑重声明:本网为冰雪画派唯一官方网站,凡和本画派相关的文档、图片等所有信息均以本网发布的信息为准。未经画派和本网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本网信息从事和冰雪画派相关的任何活动。如有盗用本网信息从事各种活动的,我网均不予以认可,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